7月7日下午13:20在一号教学楼204,第二期青马工程开展第一次班会及第一次理论课程。班会由青马工程班主任吴萍老师主持,主要向同学们介绍青马工程、课程安排等其他事宜。班会结束后,由张静老师为同学们开启第一次理论课程。
(图为2020年7月7日第二期青马工程第一次班会现场实况)
本次课程主题为马克思生平介绍及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张老师首先询问了同学们对马克思的了解,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详细介绍了马克思为世人熟知的五个面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文学气氛浓郁的莱茵城,家境殷实,大学时先在波恩大学法律系学习,后转到柏林大学就读哲学系,并取得哲学博士学位,大学时期成为黑格尔份子。这个时期的马克思成为一名浮士德式的学者,对科学和真理充满热忱,并展开了永无止境的追求。这也是后来马克思摒弃优越的物质享受,追求为无产阶级奋斗的原因。张老师讲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以及发展。“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渐走向自觉,渴望得到科学的理论指导。1847年马克思与恩格斯联手起草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思想正式形成。从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的巴黎公社革命到苏维埃政权的列宁主义、斯大林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了全面、创造性的发展。从创作者和继承者的认知成果——从无产阶级属性——从研究对象——从狭义——从广义多方面不同角度看马克思。随后,张老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从太平天国运动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一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于中国而言只有走一条与中国国情相符合的马克思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才能走向成功。
(图为2020年7月7日第二期青马工程第一次班会现场实况)
本次理论课程主要是针对过去同学们对马克思的错误认知,向同学们解剖出了一个完整的马克思形象,并深入的讲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讲座持续1个半小时,效果良好,张静老师通过生动的语言让同学们融入其中,让晦涩的理论变得浅显易懂。为青马培训班学员带来一场有趣的课堂。
图、文/吴萍 编辑/王娜